关于我区社区党建工作的视察报告发表时间:2016-03-25 15:08 关于我区社区党建工作的视察报告 区政协调研组
为推进我区社区党建工作进一步发展,根据区政协主席会议安排,学习文史委组织部分委员,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高坪部分社区的党建工作进行了视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社区党建工作富有成效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建区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城镇建设,出现了城乡共融的基本趋势,城区不断扩大。全区辖7个街道、25个乡镇,共47个社区,其中,街道所辖社区28个、乡镇所辖社区19个。社区共有党员4493名,占党员总数的17.83%,其中,街道所辖社区党组织28个(党委9个,总支12个,支部7个),党员3749名;乡镇所辖社区党组织19个(总支2个,支部17个),党员744名。区政协调研组先后对高坪社区、马官垭社区、元宝山社区的党建工作进行了视察,并召开了座谈会。调研组认为,社区党建工作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扎实开展社区“四有一化”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有效激发了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力,促进了社区党组织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全区党建工作有序推进,社区已成为党联系社区工作的桥梁和纽带。 (一)扎实开展社区“四有一化”建设 1、抓队伍。我区通过“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公开选拔等方式把品德好、能力强、会干事、能奉献、热爱社区工作的人推选到社区班子中,选齐配强了61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副书记。完善定期轮训制度和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学习工作机制,通过岗前培训、定期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实行菜单式学习培训,着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处理急、难、险、重问题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今年以来,全区已通过举办街道、社区干部培训班的方式,培训街道和社区干部320余人次。 2、抓保障。区委高度重视社区发展,通过采取区财政预算额补助、匹配的办法解决城区社区办公经费。工作经费列入财政的社区47个,每年每个社区列支3万元;有党费支持的社区15个,每年每个社区平均支持2000元;实行“费随事转”的社区10个,每年每个社区平均3100元;有社会赞助的社区12个,平均每年每个社区2万元,保证了社区党务干部报酬和党组织办公、活动设备购买经费等必要支出。 3、抓规范。社区以提升服务水平、强化监督制约、实现有序运转、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建立健全社区管理规章制度体系。通过健全完善党组织管理、社区议事、结对共建、民主自治等管理制度,促进社区工作规范化运行。同时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全面及时公开社区事务,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社区工作有章可依,规范运行。 4、抓阵地。按照“财政解决一点,驻社区单位赞助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开发商拿出一点”的办法,着力解决办公和活动用房问题,积极为社区党建工作提供基本条件,社区办公条件明显改善。目前,全区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200平方米以上的15个、占社区的32%;拥有自主产权的7个、占社区的14.9%,租借的25个、占社区53%,建设单位无偿提供的1个,占社区的2%。 (二)努力搭建了城乡社区党建工作平台 1、建立网格数字化管理平台。按街巷道路、居民小区、驻区单位等类别科学划分网格,以网格为基本服务阵地,推行服务机构、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等基本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加强社区组织机构、人口等信息采集,建立居民家庭、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困难群体等电子档案,建立网格问题分类处理机制,形成问题发现、分类处理、上报、追踪、反馈、结单、归档的“七步闭环流程”,构建“零距离”服务体系。整合社区党员干部、公益岗位人员、辖区在职党员、社区志愿者和街道包片干部等多方工作力量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队伍,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实现党建工作全面覆盖。将全区28个城市社区按照100—150户左右的标准,以街巷、小区、楼栋为单位划分大、小网格350余个。根据网格规模、党员状况同步设置党组织,按照方便组织、方便工作、方便服务的原则,推行“片、线、面”结合的社区党组织组建模式,将生活、工作在社区网格内的各类党员全部“网”进党组织管理。截止目前,已建立网格党支部23个、楼栋党小组140个。 2、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协会。以“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优化服务”为目的,由社区党组织牵头,联合志愿者协会等公益组织,探索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协会。协会统揽社区内劳动就业、家政服务、养老助残、治安巡逻、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服务事项,采取无偿或低价的方式,不断加强社区公共服务力度,实现公共服务覆盖社区全体居民。 3、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三服务”行动。引导党员主动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增强党员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双报到”单位发挥优势,协调社区其他单位开展“组团服务”,为社区开展活动提供各类支持; “双报到”党员深入社区,采取“1+1”方式结对为社区居民服务;结合“百名老党员圆梦工程”,组织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为老党员办实事、圆梦想。 4、开展“协议式”共驻共建行动。社区内单位与社区签订协议,将共建责任明确、固化;推行驻区单位共同参加的党建工作联席会和驻区单位派员到社区党组织任兼职委员制度,实现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辖区机关、团体、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向社区开放文化、体育、娱乐等设施及场地,构建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 二、问题和不足 我区在全面加强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党组织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当前社区发展的形势和居民物质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组织的凝聚力、综合服务能力较弱。一是部分党员对参与社区党组织活动和党建工作热情不够,不愿投入过多的精力,没有真正形成共建合力。比如本次对某社区随机发放的30份党员调查问卷中,有18份认为社区党组织活动缺少吸引力。二是社区内的服务机构尚不健全,服务内容、服务范围和服务方式无法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的需求。 (二)社区财力、物力投入不足。一是硬件设施不完善,个别社区无固定办公场所,办公基础设施简陋,配套设施及活动阵地建设后续投资资金不足。比如马官垭社区,采取租用居民住宅办公的方式,既不方便自身工作,也不方便群众办事。二是工作经费短缺。社区党组织承担着领导、协调社区各方的作用。街道社区对应的上级部门多,涉及社保、治安、计生、绿化、城建、卫生等各个领域,相关部门将一些工作划分到社区,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繁多,随着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社区建设要求不断提高,社区运转及办公费用也逐年增加,投入到社区的财力、物力相对显得不足。 (三)社区党员构成及角色多样化,管理难度较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的增多,社区党员的数量不断增加,结构比较复杂。有在职在岗党员、退休职工党员、下岗职工党员、普通居民党员和流动党员。这些党员由于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思想认识有一定差距,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存在着退休党员余热未得到充分发挥,部分下岗失业党员对组织报有怨气,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少等现象。 三、建议和对策 社区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细胞,是社区工作的基石。社区工作千头万绪,社区党建工作就是一条主线,是社区发展的内因和动力,这项工作抓好了,其它工作就可迎刃而解。调研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今后的社区党建工作: (一)创新思路,增强社区党组织凝聚力。街道社区是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最突出的地方,居民越来越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加强对群众文化生活的服务和引导,是街道社区党建必须研究的课题。其次,社区在开展党组织活动时,应想办法创新思维,丰富形式,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 (二)多元投入,完善财力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多元化的社区基础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改善社区基础条件和服务环境。积极推进政府各职能部门对城市社区建设的支持和帮助。二是随着部分政府部门职能职责向街道社区的转移,根据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把部分收费权利向街道社区移交,用于社区建设管理。三是鼓励支持社区兴办集体事业及其它公益事业,同时还要逐年增加社区干部工资待遇,解除社区干部的后顾之忧。 (三)勇于探索,拓宽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子。一是要继续推进网格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健全社区组织网络,努力构建协调发展的社区党建组织体系。二是要树立社区“大党建”思想,加强与辖区内党组织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社区建设。三是探索对驻社区党员实行“双重管理”模式,如采取党员联系卡等形式,将他们在社区的表现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纳入到干部年度考核中。辖区单位党组织要支持和鼓励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并在评先选优时,征求社区党组织的意见或建议。对于流动党员、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和复转军人党员要实行“协助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流动党员活动站,为流动党员安好家。对下岗职工党员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开展教育活动,培训和支持他们带头再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