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社情民意》第1期:规范私家车在小区周边随意占道停车的建议等5条发表时间:2021-04-28 10:10 规范居民小区周边私家车停放
区政协委员侯珺尧反映:我区现有很多住宅小区周边的市政道路成了市民私家车的免费停车场。车辆长时间停放在人行道上,既影响行人通行,又会对人行道、树池等附属工程造成损坏,影响我区市容市貌。 造成这种乱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老旧小区存在没有停车位或是停车位数量不足的问题,不能满足小区业主私家车停放需求;二是有些业主为了免于购买停车位或上交停车管理费。 建议: 一是加大小区外市政道路车位供给。由交警部门和城管部门在交通流量较少的道路上规划一批停车位,对这些停车位统一管理,杜绝乱停乱放现象。 二是推进商用停车位共享。对于居民小区内有空置车位的,业主优先使用住宅小区内的空置停车位;若小区内停车位不能满足广大业主需求,由相关部门牵头,物业管理公司配合,协调小区周边的大型商场、写字楼等停车位较多的场所,有偿提供部分停车位供小区业主使用。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由社区与物业公司共同对小区业主进行宣传,引导业主规范停车。同时,要求物业公司严格管理小区停车位,在本小区车辆未能全部停放的前提下,不允许私放外来车辆停放,严禁公务车停放。 四是加大对乱停车辆的处罚力度。对居民小区周边停车状况进行巡查监管,发现违停,立即处罚。提倡社会监督,对于有证举报者给予适当奖励。
阳春路上上城小区对面横穿马路现象应规避
区政协委员周芳反映:阳春路综合改造升级后,取消了上上城小区大门对面的斑马线,附近居民为过马路走捷径,开辟了一条穿越中间景观绿化带的便道,这个位置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原因是附近安汉中学,青苹果幼儿园、江东实验小学的学生和部分到松林市场买菜的老人,为缩短时间,不愿绕行到与元宝街交会的路口或是与望鹤路交会的路口走斑马线,往往选择从这条捷径通过。加之老人、学生安全意识较差,穿越马路观察来往车辆不细致,极易出交通事故。去年就有一老人过马路被撞飞,当场死亡。 建议: 封闭阳春路上上城小区大门对面景观绿化带中间设置的“便道”或者重新规划设置斑马线。
复兴南充丝绸文化迫在眉睫
区政协委员王琅反映:南充丝绸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南充“绸都”闻名天下。南充市六合丝绸厂位于高坪区都京街道,是高坪区的招牌企业,曾经号称亚洲第一万人大厂,虽然在高坪区区委、区政府的帮助下又再次崛起,但是经历了六代的变迁,人们渐渐淡忘了它曾经辉煌的历史。为刷新南充丝绸名片,复兴南充丝绸文化迫在眉睫。 建议: 一是打造宣传项目,加大宣传广度。可开办丝绸服装秀建设门户网站和大型户外广告牌等展示南充丝绸文化独特魅力。南充王府井商场客流量较大,一楼有现成的T台,举办丝绸时装秀可以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在当下的网络信息化时代,着眼网络的强大宣传力量,建设南充丝绸网站;高速路出口处增设丝绸文化宣传牌,让来南充的客人一下高速就感受到“绸都”文化的浓厚氛围。 二是打造产品品牌,加大宣传力度。丝绸业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丝绸产品品牌的影响力,打造品质好、价格优的丝绸产品品牌,是丝绸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可打造丝绸服装品牌、领带品牌、丝巾品牌、蝉蛹食品品牌等。 三是弘扬丝绸文化,加大宣传深度。南充丝绸厂由最初的起步、兴起、巅峰、没落、破产、重组,再到现在的再次兴起,经历了六代风雨,可以说丝绸伴随了南充历史变迁,这是一种知识财富。可建立丝绸历史博物馆、丝绸服装文物展览馆、丝绸工艺流程展示馆等。让小学生来当讲解员,既达到了宣传效果,又让小朋友学到了历史文化知识。
规范七小江东校区周边流动摊点
区政协委员王芳反映:高坪七小江东校区是高坪区优质学校,现有学生4500多人,在区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学边周边环境整治有待加强,特别是流动摊点较多,品种杂,交通拥挤等情况由为突出。临近放学,校门外各种小吃摊点就按时按点出现,占道经营,人车互相抢道,既造成了诸多不安全因素,也存在卫生隐患、交通隐患和治安隐患。 做好学校门口饮食摊点管理,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 建议: 一是强化对食品安全监管,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建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分工制和责任追究制。城管部门要管控好流动饮食摊点,不容许小贩随意在学校门口摆摊设点。 二是食品和卫生监督部门落实市场巡查制度,完善监管抽查和食品卫生例行监测制度。加强对校门口饮食摊点所经营的食品质量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及时消除卫生隐患,坚决取缔校园门口的不法饮食流动摊点。 三是学校要加强对学生饮食卫生、交通安全、治安管理教育,积极配合城管、公安交警、食品和卫生监督部门,维护好学校门口的管理秩序,办好学校食堂,确保学生健康安全。 四是由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会同教育等部门,有效规范校园外流动摊点,指定区域,设立专门场所,加强监管,有序管理。
关于发展夜市经济的建议
区政协委员唐小娟反映:目前我区夜市经济商户不集中,大多聚集在白塔花园附近、万美广场、王府井商场、保利商场外,以及部分小区大门外等,分布较零散,商品种类不多,主要以食品(烧烤、卤菜等),鲜花、儿童玩具等为主,消费人群也主要是本地居民和年轻人。夜市经济发展存在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如缺乏规划布局,难以形成品牌优势,缺乏常态化的管理机制,影响市民正常生活,产生的垃圾不能及时处理,食品安全卫生监管不到位等,需要我们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为此我专门对我区夜市进行走访,了解我区夜间经济的发展状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大力推动夜间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内需,促消费。 二是规划的区域不再划分在人流量不大,人群不集中的区域,可在人流量大的区域或商场外打造夜市一条街(也可参照顺庆1227的夜市选址)。 三是增强夜间经济发展活力,不定期举行主题活动等。 四是加大宣传,积极鼓励年轻人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