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村(社区)基层自治情况的调查与建议发表时间:2021-08-18 10:33 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 ——关于我区村(社区)基层自治情况的调查与建议 切实推进村(社区)基层自治,加快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是做好乡镇行政区划改革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内容。为此,区政协组织委员开展专题调研,对我区推进村(社区)基层治理情况把脉会诊、建言献策,现形成调研报告。 一、工作推进情况 2019年以来,我区以“三项改革”为抓手,着力探索村(社区)基层治理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重塑基层自治新格局,基层自治健康有序发展。 (一)圆满实施“三项改革”。一是乡镇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改革前全区32个乡镇(街道),改革后保留19个乡镇(街道),撤并率40.6%,平均人口3.14万、平均幅员面积42.43平方公里,乡镇设置更加科学、要素流动更加聚集、公共服务更加完善。二是村级建制设置进一步优化。调整前,全区建制村351个、社区50个,调整后建制村168个、社区56个。调整后村平均人口2496人,较调整前增长1229人,调整后村平均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较调整前增长2.1平方公里。村(社区)建制得以跨越,空心村的现象得以缓解。三是村(居)民小组实现了规模调大、发展调强。调整前,村民小组2561个、居民小组520个,调整后村民小组1102个、居民小组400个。调整后的村(居)民小组平均人口397人,较调整前增加203人。调整后的小组平均幅员面积0.54平方公里,较调整前增加0.28平方公里,实现了小组产业连片发展。 (二)“四个民主”扎实推进。一是全面推进民主选举。换届中,全区224个村(社区)共有登记选民37.84万人,参加投票选民33.78人,参选率89.3%。224个村(社区)共选出村(居)民委员会成员1158人,干部队伍结构较大幅度得以提升优化。二是全面推进民主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和“一事一议”制度,建立了论证、听证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方法步骤、结果运用,保障了民主决策。三是全面推进民主管理。探索建立了村(居)民议事、评议、立约、监督等制度,实现村(居)民自治制度具体化、体系化。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使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建立民情恳谈制度和小区(院落)自治制度,了解掌握社情民意,调解居民纠纷。四是全面推行民主监督。严格实行以“七公开一曝光”为主要内容的村(居)务质询答疑制度、质询问责和惩戒制度,村(居)民委员会每年至少向村(居)民会议或代表会议报告一次工作,村(社区)干部每半年进行一次述职述廉,村(社区)常职干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及时纠正村(社区)干部违法违纪苗头行为。 (三)有序推进全省城乡社区治理试点示范工程。一是在白塔街道开展“三社联动”街道试点示范工程。建立健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工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机制,形成以“三社联动”为主体形式的基层服务管理工作新格局,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服务创新,提高政府服务管理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二是在清溪街道琴台路社区、白塔街道马官垭社区开展“便民服务型”社区试点示范工程。开展社区“亲民化”改造,坚持服务形式宽松、服务面对面、接触零距离,有柜台变无门槛;坚持“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设置开放式办公的模式,提升居民的归属感、荣誉感,实现行政化变居民化;坚持贵宾式服务,提升社区办事质量和温度,让办公室变会客厅。三是在清溪街道桂清路社区开展“智慧科技型”社区试点示范工程。通过社区安装智能终端,建立社区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网络购物、家政服务、便民服务、餐饮美食、健康检查预约等服务,足不出户轻松享受各种便民服务,提升居民服务效能。四是在青莲街道民建社区开展“社会组织参与型”社区试点示范工程。积极培养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通过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金、提供活动场所等措施,加大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扶持力度,创新社区治理体制,改进社区治理方式,构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座谈等方式,调研组深入开展调研,认为我区在推进村(社区)基层治理方面思路明确、措施有力、成效明显,但也还存在基层治理体系不完善、群众参与度不高、服务水平亟待提高、联动作用发挥不好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基层治理体系不完善。村(社区)体制改革后,幅员面积扩大了,工作任务增多了,一些领导班子成员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和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适应,与群众的利益诉求不适应,与转型目标不适应。虽然,相当数量的村(社区)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但目前村(居)委会仍然是社会事务的主要管理者,由于在城市化进程中,社区职能、村行政化倾向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与真正意义上的社区管委会体制,在性质和功能上仍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治理体系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健全等。 (二)群众参与度不高。群众是基层治理的最基本元素。部分村(社区)群众大多是老弱病残,相当一部分群众受传统观念和知识文化水平等因素制约,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不高,意识不强,能力不足,部分自治制度形同虚设,基层自治任重道远。同时,由于本级财力有限,总体投入不足,城市社区仍有11个不达标,如松林社区仅有借用元宝山社区一楼会议室13平方米的办公场地, 江村街社区租用水映兰庭小区内二楼民房作为办公用房,群众办事极不方便,参与基层治理缺乏阵地平台。 (三)服务效能亟需提升。按照法律规定,村(社区)委员会职能大概为六大方面即政策宣传、教育居民、公共服务、社会调解与管理、协助政府,表达民意。但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关系错位,权小责大,呈现社区无限任务和责任,有限权力,导致村(社区)行政化、办公化、形式化比较严重,组织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时间和空间不足,服务群众的效能不高。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还没有完全打通,仅凭社区十几个工作人员,很难精准地把服务做到群众身边、做到群众心坎上。 (四)联动作用发挥不好。坚持社区、驻区单位、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多方共同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良性机制,构建起社区主导、驻区单位协作、社区居民主体的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基层治理就会更加富有成效。目前,基层治理主体依然是社区,与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联动少,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不少区级部门在村(社区)资源没有有效整合,有牌子有工作,没有实现费随事转,各吹各的号,各抬各的轿,效益没有最大化。 三、对策与建议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做出了具体部署,提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针对我区在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及建议。 (一)探索实施“党建+”模式,补齐短板和弱项。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基层治理的短板和弱项。完善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加快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积极稳妥推进“村改居”工作。通过居民协商管理、委托社会组织运营等方式,提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利用率。要进一步推动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着眼村(社区)“两委”班子队伍专业化建设,选培一批“讲政治、懂城市、会经济、善治理”的优秀年轻干部,储备一批具有专业化素能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后备干部。要整合“三方力量”,下沉行政力量,整合社区力量,引入社会力量。通过机关党委和党员干部“双联”“双报到”,探索“社区+小区”双联、“居委会+临管委+业委会”三联等模式,引导辖区爱心企业、热心市民等开展针对性志愿服务、结对帮扶,解决社区“人员力量弱”问题。要通过创新财政投入机制、权责对等机制、共建共享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内生动力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六大机制”,做强做优“党建+”模式。以功能性党支部建设为核心,以“党建+创建、党建+志愿、党建+文化”的形式,逐步形成“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的全区城乡社区治理新模式。 (二)搭建参与平台和载体,强化群众主体作用。构建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基础在群众。唯有充分提升群众“参与度”,才能强化居民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主体作用。要提高居民组织化程度,深化基层群众性自治建设。要实施阵地提标行动、功能提质行动、效能提升行动,可采取新建、改建、租赁等方式对社区阵地进行提档升级,比如,可将江山丽景四区还房中闲置国有资产划拨给江村街社区作为活动阵地用房, 将建设路283号原粮食局车队的危房划拨给松林社区由社区自筹资金改建为社区阵地用房,解决社区无服务阵地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厘清和明确社区职责、社区工作标准和服务流程。要缩小自治单元、激活自治活力,努力推进楼院、楼栋、楼门等居民小组类群众性组织建设,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自治体系,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针对性与效能,让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回应,把各项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各村(社区)要因地制宜,大力推动建设以楼院长、单元长为重点的延伸管理组织体系,选齐和配强楼院长、单元长。设立“议事堂”“民情茶馆”“民情气象站”等平台,探索红袖标平安守护、红马褂收集民情、小红帽志愿服务和百姓大讲堂宣讲政策、百姓大舞台弘扬新风、百姓小茶馆化解民怨等工作法,让越来越多的村(居)民诉求有渠道、议事有平台、参与有载体,让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成为他们内在的需求。在居民群众中开展评优定级活动,积极挖掘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用模范引领新风尚,让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积极利用微信工作群、社区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畅通拓宽民情反映渠道,倾听民意,充分发挥“主人翁”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三)打造高效便利服务品牌,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当前社会在转型,群众需要呈现多元化发展,村(社区)服务群众的能力、方式等必须与时俱进。要大力立足“党群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党组织组团式服务、社会组织专业式服务、经济组织菜单式服务、志愿者奉献式服务、居民群众互助式服务”这“六个服务”,引入社会组织、非公企业常态化提供有偿、低偿和无偿优质服务,推进服务便捷化、品质化、品牌化。要因地制宜打造“党员服务队”“居民义工日”“社区道德大讲堂”“文明道德超市”“日间照料”等社区服务和教育品牌,吸引众多社区居民参与服务、贡献社会,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文明共育环境。要积极开展以生产互助、养老互助、救济互助等为主要形式的社区互助活动。要发挥社区文化引领作用,加强社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培育心口相传的社区文化精神,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加快互联网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运用社区论坛、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探索网络化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通过设立网上办事平台,开设“我为社区发展献一策”“书记信箱”“曝光台”等专栏,让群众踊跃参与到自治中来,让群众的诉求、需求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及时解决居民群众的急事、难事、琐事、小事。比如,一些乡镇存在长期在外务工家中房屋无法继续居住的问题,建议可以将村居撤并后闲置的村(居)委会办公用房改造成公租房,解决这部分人员的住房问题。 (四)激活社区治理“共同体”,整合资源有效联动。当前,基层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加强资源统筹,提高基层治理综合管理效能,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覆盖“管理盲区”。要激活社区治理“共同体”,融通信息孤岛,将各方资源统筹起来发挥最大效能。要建立切合实际、灵活有效的联动机制,推动资源联姻、组织联建、队伍联带,实现互联互动、真联真动。要着眼党建引领,构建“区域共建”组织体系,形成党委建在社区、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党员作用发挥在责任区的组织体系;着眼基层自治,构建“三级共治”治理体系,探索建立以小区党组织为核心,业委会为议事主体、物业为执行主体、业主大会为监督主体的“一核三体”运行机制;着眼统筹推进,构建“一体联动”工作体系,积极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通过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区域化共治制度等,促进驻区单位与社区资源联用、活动联办、培训联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