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天贵 在“政协界别进乡村”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发表时间:2018-09-13 15:21 在“政协界别进乡村”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 区政协主席 傅天贵 (2018年9月13日) 同志们: 经区政协党组研究,并报请区委同意,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高坪区“政协界别进乡村”活动动员会,主要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加强、改进、规范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创新民主监督的方式方法,更好地集中监督力量、突出监督重点,合力推进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为建设“三高新区”、打造“三个新高地”贡献力量。刚才,桂琼主席宣读了高坪区“政协界别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下面,我就有关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务必提高认识,将“政协界别进乡村”摆上重中之重 “政协界别进乡村”是区政协站在讲政治、谋民利的高度,精心组织的一场民主监督活动。它既是区委交办的年度任务,又是助推中心的当前重点;既关乎政协履职尽责,又关乎界别作风形象。我们务必在认识上达成共识,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方面,这是践行中省市区党委要求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2017年,中央办公厅和省委办公厅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主要内容、基本形式、工作程序等进行了明确,提出了要求。在区委六届六次全会上,华兵书记也明确要求区政协“开展广泛的民主监督”。因此,开展这次活动,是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的具体体现,是围绕党委要求抓贯彻、抓落实的必然选择。因此,各乡镇和行政村要真正把接受民主监督作为一种政治自觉,树立从谏如流的态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主动对表,积极作为。 二方面,这是补齐政协民主监督短板的有益尝试。民主监督是政协的三大职能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项基本内容。但当前,民主监督仍是基层政协履职中的一块短板:民主监督“弱”,弱在缺乏健全的机制、完善的制度上。目前党纪监督、人大监督和行政监督在全国都有具体明确统一的条例和法规,只有政协的民主监督制度缺乏一个明确具体统一的规范。虽然《政协章程》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对政协民主监督工作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和要求,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但没有实施细则,民主监督在执行上还不够严密具体。因此,政协民主监督局限性多、弹性大、随意性强等问题客观存在;委员“不想监督、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等现象非常突出;个别部门和乡镇思想抵触、消极配合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开展“政协界别进乡村”活动,就是为破解民主监督难题进行的一次创新和尝试,其核心是发挥政协界别优势,提升委员参与监督的组织化程度,拓展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实效。 三方面,这是推动党政决策部署落实的重要举措。政协的性质和定位要求我们必须融入党政工作大格局,坚持党政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目光就聚焦到哪里、政协力量就汇集到哪里、政协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十九大以来,中央明确要求政协把党委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作为监督重点。我们开展“政协界别进乡村”活动,就是要聚焦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安排、重点事项,通过走访调研、协商议政等形式,对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来一次大检阅,督促基层对存在问题来一次大整改,推动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二、务必把握重点,将“政协界别进乡村”抓得准之又准 “政协界别进乡村”活动面宽量大,我们要聚焦重点问题和政策落实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注重在精准抓、抓精准上下功夫。 一要鲜明“三个导向”。导向是工作方向,是行动指南,必须牢牢把握。一方面,要鲜明政治导向。各界别要主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化区政协党组在活动中的领导地位,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与区委、区政协党组步调一致、同频共振。二方面,要鲜明目标导向。就是要锁定“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两项重点工作,咬住目标督、围着目标转、盯着目标干,切实深调研、看进度、找问题、助整改、促落实,以钉钉子的精神将活动抓细抓实。三方面,要鲜明问题导向。重点围绕“乡村振兴思路清不清、扶贫资金使用准不准、群众脱贫成效真不真”等问题,进一步厘清发展堵点、社会难点、群众痛点,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与被监督乡镇、行政村一道,探索出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的有效举措。 二要把握“三个环节”。各界别要按照实施步骤,紧抓重点环节和环节重点,规范运作、稳步推进。在宣传发动环节,要加强学习,把实施方案吃透,把工作内容搞清,特别要对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文件深入学习,了解情况、领会精神、把握形势、掌握政策,确保在民主监督过程中不当“门外汉”,不说“外行话”。在组织实施环节,要集思广益,动员界别委员广泛参与、多方走访。特别要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搞好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分析问题要看主流、看大势、看主要方面,既要分析主观原因,也要分析客观因素;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核实清楚,不能先入为主。在总结提高环节,既要跟踪督办,紧盯被监督乡镇认可的整改事项,看进展、问效果,促进相关问题解决,又要深化活动成果,探索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监督机制。特别要对一些典型事迹、特色做法进行提炼总结,形成信息、简报等及时上报。 三要坚持“三个结合”。“政协界别进乡村”虽是一次专项民主监督活动,但我们不能就事论事,拘泥于单项工作,而要注重拓展,搞好结合。一方面,将民主监督与协商议政相结合。坚持把协商民主贯穿于监督全过程,针对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拿出可行建议,主动与乡镇党委政府沟通交流、探讨协商,一起研究整改措施,协助补齐工作短板。二方面,将民主监督与服务群众相结合。要利用进乡村走访之机,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帮助群众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针对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医保报销、学费减免、粮食补贴等热点问题,要帮助群众了解政策内容、知晓办理程序,让群众正确理解、真心拥护、自觉执行。三方面,将民主监督与专题调研相结合。年初,区政协将“精准脱贫政策落实情况”作为重点调研课题,纳入了年度工作要点,这个调研课题与本次活动的民主监督内容高度契合,两项工作各有侧重、互有交叉,一定要抓好结合,统筹推进。 三、务必齐抓共管,将“政协界别进乡村”做得实之又实 “政协界别进乡村”活动是塑造政协品牌、展示界别风采的创新之举,党政高度重视,政协深谋远虑。要让活动出特色、出亮点、出成效,必须从机制和作风入手,明确职责,加强配合,严明纪律。 一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这次活动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责任是否落实。区政协已成立了“政协界别进乡村”活动领导小组。我们将23个界别分成了13个界别活动小组,每个活动小组都由政协班子成员联系,界别召集人具体牵头。因此,班子成员和界别召集人既是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更是参与者、实践者,要在安排上先人一步,在落实上快人一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第一时间带头下基层,带头调研视察,带头开展监督,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小组长要千方百计组织好本小组委员,既严格按总体要求办,又在方式、方法、时间上注重灵活,做到全员参与、全程抓实、全域覆盖,点面结合、乡村结合、调访结合。 二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这次活动,需要政协各界别共同参与,更需要各乡镇、行政村密切配合。区政协办公室要发挥统揽协调作用,配合领导小组做好活动的日常工作,要协调好区委报道组和采编中心,邀请记者参加活动,加强宣传报道。各委室要为界别参加活动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各界别要发挥主体作用,听从安排,服从指挥,抓好本界别委员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委员正确处理单位事务和本次活动的关系,做到统筹兼顾,两手抓、两不误。政协民主监督,是对基层工作的支持和促进,是帮忙和鼓劲,希望各乡镇、行政村打消顾虑,积极支持这次活动,主动介绍情况,自我查找工作不足,认真研究改进措施,使政协的监督意见与乡村工作目标趋向一致。总之,大家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全力推进“政协界别进乡村”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三要严肃纪律,树好形象。委员的一言一行,体现着政协的作风,代表着政协的形象。各界别和全体委员作风上一定要严之又严、实之又实,通过“政协界别进乡村”活动,展示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这里,我着重强调“六个决不允许”:决不允许讲排场。要发扬艰苦朴素作风,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九项规定”,统筹工作力量,轻车简从,严禁层层陪同、迎来送往、相互宴请、公款娱乐等。决不允许图应付。要严守工作纪律,切实沉下去,严禁借机走亲访友、游山玩水,严禁遥控指挥走形式、弄虚作假图应付。决不允许擅表态。遇到群众咨询的问题,拿不准、吃不透时,要多请示、多汇报,多与乡镇、村上沟通,切忌想当然地乱回复,更不能信口开河乱表态,发表与政策、上级精神相悖的言论。决不允许瞎掺和。要充分尊重乡镇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充分理解行政村“两委”的具体工作,严禁以民主监督之名干涉基层事务。决不允许乱找茬。要把握好“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实事求是反映问题,客观公正作出评价,严禁以民主监督之名乱找茬、泄私愤,与乡镇和村上交换意见时,要理性有度,严禁对立讨论、敷衍交流、极端批评。决不允许私泄密。对本次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视为工作秘密,不准用任何形式、通过任何渠道擅自对外泄露、传播。 同志们,开展“政协界别进乡村”活动,是区委的安排,也是区政协的职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是各乡镇、行政村的义务。希望大家按照统一部署,在思想上真重视,在行动上真落实,进一步发挥好民主监督在服务全区工作大局中的作用,为建设“三高新区”,打造“三个新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