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坪 政 协 网
 

一个民营老板的快乐观

发表时间:2008-12-19 14:46




人什么时候最快乐?各人有各人的答案。湖北宜都一个民营老板的答案是这样的:当我站在窗前,看到厂子里拖货的车进进出出时,我很快乐;当我努力去做一件事而终于成功时,我很快乐;当我看到厂里的工人在财务室窗口签字领工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时,我最快乐。

  这个老板,名叫李斌,是宜都市政协委员、鑫圣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的快乐,源头是执着创业、诚信经商、爱心待人和认真履职。

  多次被评为宜都市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优秀政协委员、民营经济带头人的李斌在宜都有口皆碑,他的产品经销商可以一次借给他150万;他每年至少提一件提案,惠及成千上万普通百姓;他厂子里的工人,10多年来保持相当的稳定,别人想挖却没人愿走。

  执着创业最快乐

  年已不惑的李斌,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儒雅之气。人们说起他,多用这样的词:肯钻、人品好。

  肯钻,表现为一种执着的创业精神。熟悉李斌的人都说,他能有今天完全是他一分一厘挣来的,没有一点儿投机的成分。

  1973年,李斌初中毕业,因家庭成份问题不能继续求学,先后在多家机械厂打工,对机械行业算是有了经验。1978年1月,李斌到宜都市原陆城砖瓦厂上班,成了一名做砖、装窑、烧窑的工人,由于他年轻,又勤学肯钻,加上有机械工人的底子,他先后当过设备科、技术科科长。1986年,李斌被单位选送到湖南澧陵市陶瓷技工学校学习培训。正是这一年的学习,让他与陶瓷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以后,他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苦着也乐着。

  1991年,执着于陶瓷行业的李斌,带着走四方、看世界、长见识的想法,先后到广东汕头、潮州等地考察,大到陶瓷行业的现实行情和发展走势,小到陶瓷技术革新的切入点、消费市场的定位和消费者心态,他都一一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记录。1996年,他辞去了湖北华兴陶瓷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的职务,回到家乡宜都,开始谋划发展卫生陶瓷的创业之路。

  资金筹措难、厂房建设难、工人招聘培训难……办厂的种种艰辛,都没有难住李斌,他借遍了亲朋好友,落户姚家店乡莲花堰村,和村、乡协调征地,60名员工带着对他的希望进厂做工。1997年6月28日,年产20万件卫生洁具的宜都市飞达陶瓷有限公司成立,李斌的理想开始着陆。

  一辆拉卫生洁具的车子,一个星期才能从飞达陶瓷厂里拖走一车货,销售也是这里几十件那里几件,这远远不是李斌设想的事业。2000年5月,李斌租赁了一家玛赛克厂,新建了另一条生产线,使公司的生产规模扩大到年生产80万件。2002年10月,李斌再次投资500万元,租赁一釉面砖厂,新建一条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窖炉生产线,年产卫生洁具100万件。就这样,在1997年到2007年的十年间,李斌的陶瓷梦越做越大,他的鑫圣陶瓷,年生产能力也扩大了10倍,达到了200万件。他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创业过程里,我感受到了很多的艰辛,但更多的是快乐。

  诚信经商很快乐

  和李斌打过交道的人,爱用人品好来评价他。靠诚信做生意,这是李斌的金字招牌。

  创业之初,面临资金难题,李斌四处借钱,亲戚朋友中有人对他能否做成事、赚到钱持怀疑态度,他拍胸承诺:无论我赚不赚钱,你的钱我都会还,还付利息。很多人就是冲着这种承诺向他伸出了手。从1997年年产20万件卫生洁具的小厂,到如今年产200万件卫生洁具的大厂,李斌一直牢记他的承诺。最艰难的时候,他都保证在他厂里做工的工人在过年时能揣着钱回家过年。很多次,腊月二十七八了,李斌才风尘仆仆带着钱赶回厂里为工人们发工资,看到工人们满意而回,他心里很安稳、很快乐。即使他和爱人两个只能拿着给工人发完钱后余下的几十块钱过年。他也永远记得当初支持他办厂的一位乡党委书记。厂房建好、工人进厂后,厂里没有了流动资金,原材料不能解决,点不了火,金融机构贷款难。李斌万般无奈找到厂子所在地姚家店乡政府,当时的党委书记亲自安排担保,为他申请贷款20万元。这20万元,让李斌的厂子点火生产,烧出了第一批卫生洁具。这关键的一双手,一双信任的手让李斌难以忘记,也就是这种信任,让他将诚信写在了自己的心上。当企业经营状况好转,他首先连本带息还了这笔贷款。他办厂十年,没有一笔借款到期不付,没有一笔借款拖欠利息。

  因为诚信,在企业艰难的时候,厂里20多位中层干部自愿以他们的个人身份到金融单位为企业贷款,没有一笔借款因为到期不还影响职工的生活;

  因为诚信,他和武汉、重庆江西、成都等地的经销商建立起了友好的合作关系。他请他们来厂里参观,跟他们讲企业的发展思路,获得了他们的大力支持。2000年,当他想租赁玛赛克厂扩大生产规模却没有资金时,成都一个经销商拿出20万元帮他实现了扩大规模的愿望。现如今,他时常在进行一些技改项目时向经销商借钱,一次30万、50万不等,最多的一次达到150万;

  因为诚信,与他合作的经销商经常将市场形势反馈给他,后推荐在在市场上销得好的产品,让他们研发后投放市场。

  李斌和他的鑫圣陶瓷,成功铸就了AAA级信用企业的招牌。他为此而由衷地快乐。

  爱心待人最快乐

  很多人说他人品好,还源于他乐善好施,对需要帮助的人总是能慷慨解囊。

  作为一个企业老板,他有一个可贵的管理理念:“把职工像亲人一样对待”。

  从办厂之初的60人,到现在的近600人,他厂里的工人大多是下岗工人、近郊的失地农民和外来务工者。他要求中层干部帮助一线工人掌握技术,把事情做好,挣得到钱。有工人技术不过关,他要求车间主任专门帮助他们。长年在他的厂子里工作的工人,工资一直在上涨,现在已达到月平工资1000元。

  鑫圣陶瓷厂建有工会基金,根据生产销售情况按一定比例提取,这笔基金用于援助厂里的困难职工。每年年底,厂里还会以车间为单位评出最困难职工,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对他们给予资助。

  在鑫圣陶瓷公司上班的员工,企业都为他们办理了职工安全保险。常年固定在他厂里上班的200多人,厂里都为他们交了养老统筹,每年上交统筹费30多万元。

  李斌笑称自己是厂里工人们的“保姆”,工人们有什么困难,都爱找他,他也乐于为工人们奔走,帮他们解决难题。在他厂里打工的外地工人,孩子上学的问题,每年都是他出面协调,从办厂到现在,他每年都得为5至6个孩子的入学问题去找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李斌还致力于技术创新,将工人们从粗放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他在成型车间一次性投入120万元,改造了80条国内最先进的立式浪花浇注线,使“烧窑的”变成了“看表的”;2004年底,鑫圣陶瓷率先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夏天大汗淋漓的烧窑工人轻松地坐在仪表控制装置前控制窑炉温度。

  企业发展了,他回报社会的范围更大、行动更多。2001年夏天,姚家店乡长岭岗村农家孩子梁伟考上了北京大学,家中一贫如洗,报名费、学杂费让这个农村贫困家庭忧心如焚。李斌了解情况后,立即前去接洽,承诺承担费用,让孩子安心入学。不仅如此,李斌还为他办了一个信用卡,每个月为他存200元的生活费,直到2004年梁伟大学毕业。屈指算来,这四年,李斌共为梁伟赞助2?5万元。

  2005年,原来在他厂里上过班的工人吴泽元,生了重病,李斌得知后,发动公司管理人员和职工为他捐款3740元,他自己捐款400元;从2005年开始,他每年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2000元,用于看望五保老人。

  给永远比拿愉快,哲人的话,李斌体验深刻。

  为民代言很快乐

  2007年新春,宜都市陶瓷工业园区建设全面展开,计划总投资1?7亿元,建成后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件,解决3000多人就业,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这项扩大宜都陶瓷工业规模的举措,起因就是李斌的提案《关于做大做强全市陶瓷工业的建议》。

  作为第五届、六届市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为民代言,李斌将政协委员看成荣誉更看成责任,乐于履职,乐于建言。

  宜都能成为全国第四大卫生陶瓷生产基地,李斌的功劳不可不说。一心关注陶瓷行业的发展,曾经到广东沿海一带考察的经历,让他对陶瓷业在宜都的发展有比较成熟先进的理念。当初,他一心扩大生产规模时,很多业内人士认为销路会成为障碍,但是事实证明,在他的带动下,宜都较大的另外三家陶瓷生产企业也都扩大了生产规模,整个宜都,卫生陶瓷的年生产能力达到了600万件,产品也并没有滞销,相反却因此而成为全国第四,令商家瞩目,市场也随之扩大。

  在他自己的工厂里为工人办理养老保险,只能惠及小部分人。宜都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李斌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的建议》,让社保政策惠及全市670个企业的近2万名工人。

  《解决陆城近郊村民使用自来水的建议》得到宜都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至2006年底,陆城4200农户10000余人吃上了城市自来水,郊区农民拍手称快;《关于将堤防排灌站维护运行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的建议》得到市长办公会的认可,目前,这个项目已纳入财政预算,财政局每年支付43万元到各管理单位。

  李斌当政协委员仅6年,这些有份量的提案显示了他的人文情怀。为老百姓代言,关注民生,他为大多数人的快乐而快乐。(陈世琴)




分享到: